星期四, 2月 10, 2005

談談我的學校

這學期是我在大學度過的第一個學期,有很多不一樣的感覺,對這個學校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評價,過年在家裡也不知道要幹什麼的好,就來談談我這學期的感覺好了。

簡介

我現在就讀的學校是台北科技大學,一間與國同壽的老學校,前身是台北工專。坐落在新生南路和忠孝東路的交叉口,也就是光華商場的旁邊。

北科大是一間在技職體系、特別是工科很出名的學校,在四技二專聯招的分數很高,但是如果不是技職體系的學生,多半不知道這間學校。一般人經常把北科大與台科大(台灣科技大學)搞混,甚至還有人以為我們是台北大學。跟別人提起本校的時候,經常聽到一些像是「就是那個在台大旁邊的學校嘛!」之類的回答(註:台大旁邊的是台科大),而且連記者都常常寫錯,把我們學校的寫成台科大、或是把台科大的寫成北科大,學生通常都見怪不怪了。這大概也算是本校的特色吧!

有聽過最離譜的是曾經有學生跑來我們學校: 「請問那個XX館在哪裡?」 「我們學校沒有這個館喔。」 「咦?這裡不是台科大嗎?」 ......報到都跑錯學校。

不過如果談起本校的前身-「台北工專」,父母輩的少有不曉得的。台北工專是台灣第一間五專學校(其實第一間學校經常就是第一志願),在過去國民平均教育和經濟水準較低的時候,供養子女讀大學並不是容易的事情。在這樣的社會因素下,就有不少人選擇投入技職體系,以求盡早取得一技之長投入職場,因此在過去經常會有考的上建中、北一女卻選擇讀台北工專的人,造就了台北工專成為第一志願,也培養出不少現在在工業界位居領導地位的人才。不過在時代變遷,國民所得提高和新大學不斷成立之後,讀大學已經不是太困難的事情,專科學校自然也就漸漸的沒落,而本校也逐漸改制,先是成為技術學院,而後又改制科技大學。

我們學校就是這樣一間有著輝煌歷史、現在卻沒有什麼名聲地位的尷尬學校。

我們學校還有一個特色-就是「小」。以公立大學而言,本校實在是罕見的小,連同宿舍算進去僅有九公頃多,比我高中「南港高工」還要小一些。除了因為本來是工專之外,其實還有一個原因...話說本校原本校地比現在要大一些,有一天政府說「我們蓋忠孝東路要經過你們校地,割一塊來用吧。」,所以校地就少一塊了;然後又有一天政府說「我們蓋建國高架橋要經過你們校地,割一塊來用吧。」,所以校地就又少一塊了。於是這個本來就很小的學校就又變的更小了......。

新生訓練的時候第一次見到了我們的校長,從他的言談可以感覺到校長急切於想提升校譽、追求過去光榮歷史。這不是壞事,不過也因為這樣所以我們一入學就要先考英文跟數學,偏偏暑假混得離譜的我數學考了個特低分,所以一開學我就有微積分輔導課程了......。

校長在新生訓練的時候宣佈一個好消息、一個壞消息和一個沒有太大意義的消息。好消息是我們學校為了有效利用這個小的可憐...不、是寸土寸金的校地,所以決定蓋個十六層樓的科技大樓。壞消息是這個工程為期三年,校長要我們「攜手共度黑暗期」,用意志力對抗施工噪音。至於另一個消息就是「我們在萬里有兩百公頃的校地!不過......因為沒錢建設,所以就只是一塊地。」

總之本校有個兩百公頃的荒地就是了。

宿舍和操場

簡單的介紹了本校的歷史之後,來談談宿舍區。學校的宿舍區在建國橋的另一邊,圍牆不是水泥牆,是那種像工地的鐵板牆。雖然學校找了學生在上面畫了很多東西,好讓它看起來稍微好一些,不過從裡面看......真是有點糟糕。還有其中一塊倒了,也沒有人去修。

宿舍並不大......正確來說是很小。而且還滿破的。以前讀南港高工的時候覺得港工的宿舍真是糟糕,現在看看北科,突然覺得其實港工的宿舍還不是太糟糕......。

宿舍一層樓被分成四個區域(好像吧,有點不太記得了。),一個區域有一個公用廁所、浴室。一間房間有四個床位,床鋪下面是書桌。書桌上還有書架,可是做的很低,所以擺不太下電腦螢幕,大部分的人都放LCD,不然就是自己再放電腦桌。不過這樣本來就狹小的宿舍看起來又更小了。這床位有點奇怪,我沒有在男生宿舍看到任何一張床是有樓梯的。不過兩張床中間有一個很結實的書架,所以大家都爬書架上去。說結實是因為看起來已經擺了不曉得幾屆了,可是都沒有看到有破損的感覺,搞不好設計之初就是準備讓人家爬上床的......(汗)。

宿舍下面、一樓是餐廳。今年學校把餐廳改成美食街式的,找了一個外包廠商去處理,可惜似乎找錯對象了,感覺弄得不是很好。出了餐廳是籃球場和網球場,再過去是一個200公尺的操場,雖然不是很大,不過至少還有個地方可以上體育課。旁邊還有一個停車場,應該是給教職員使用的。

嗯...今天先寫到這裡好了,我懶了,剩下的明天繼續。

2/12:稍作修改一下,我試著讓文章看起來比較好閱讀。我國文能力並不好,也很少寫文章,所以似乎都不太通順。